close

暗潮下.jpg

Martha Manning(1996)‧暗潮下‧台北:智庫。


  憂鬱盤踞我 像 濃雲壓著天空
  陽光穿不透 雨也下不來
  只有無止境的瀰漫
  如人間有恨緜延不絕
  ---拜倫



開卷頁首的序,
如是寫著。

很貼切,
很可悲的真實,
道盡了憂鬱症患者的心聲。

Martha Manning,
一位心理治療師。
向來,
她都是為患者解決心理問題的,
但,
後來診斷出有重鬱症的她,
卻成了拿著掛號牌,
等著向心理醫師求助的病患。
我想,
這是一種很難堪的局面吧!?

Martha Manning,
由原本樂觀積極的個性,
慢慢轉變成悲觀消極;
生活中總是忙碌充實的她,
也逐漸停擺。
感覺自己像是脫了節,
感覺自己不斷向下墜落;
首當其衝的是情緒,
後來侵襲到睡眠。
生活中的混亂,
精神上的折磨,
甚至,
她數度萌生輕生的念頭。
在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都越趨無能為力之際,
她在親友陪同下入院治療。

寵物治療、
心理劇場、
藝術治療、
支援團體、
娛樂治療....,
之後,
繼之而來的是電擊療法。
Martha Manning接受了六次電療,
在副作用---
(頭痛、
 神智不清、
 喪失部份記憶)
緩緩消失後,
她出了院,
與她所愛的家人、
朋友,
重新找回自己,
邁開新生活。

書中,
是以Martha Manning自述的札記為主軸,
除了讓我們看到她的病程與治療,
其實我最感動於她週遭的親友,
總是不吝於付出他們的耐心與關懷,
而Martha Manning自身的堅強,
她的信仰,
她不放棄的信念,
也都是支持著她一路走來的朋友。
或許我們能說,
她身為一個心理治療師,
她專精於這些情緒精神障礙,
所以,
她也比一般人多了一分對疾病氣息的敏銳度。
換言之,
她有病識感之下,
明白自己的疾病,
懂得求援,
接受治療,
她能渡過這樣的暗潮,
她的專業也幫她加了不少分。

精神心理文獻中,
憂鬱症經常被視為抗拒憂傷的行為。
憂傷有明顯跡象,
你知道它來自何方、
去向何處,
憂鬱症卻沒有攜帶任何身分證明,
像個不速之客,
強行闖入你的國度。
你不知道它的背景,
它卻硬要在你體內長住終老....。


  我測量別人心中的感傷,
  以剖析的目光;
  懷疑那是否和我的感傷一樣重,
  還是輕巧得多。
  它們是否由來已久,
  還是剛剛開始?
  我記不清自己的感傷何時開始,
  那已像是恆久的痛楚。
  他們懷著感傷而活是否痛苦,
  是否掙扎的很辛苦,
  如果他們可以選擇死亡,
  是否還寧可賴活著。
  ---艾蜜莉‧狄金遜(Emily Dickinson)



艾蜜莉‧狄金遜這首詩,
深刻的表達了憂鬱症患者的心聲吧!?
令我感觸良多的是末兩句,
充分表露出無奈。
現今社會上,
有多少人被憂鬱所擾?
有多少人正在接受治療?
而又有多少人只能在暗潮下舔舐傷口?
我不知道。
或許我們身邊就有幾個這樣的人,
或許,
我會成為那樣的人。

在黑夜過去,
白晝總會繼之而來;
希望的曙光,
何時才能劃破憂鬱症患者的黯夜?
陪他們走一段,
給他們支持,
一種永不放棄的信念,
我想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